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,每一个节气都有对应的三候现象,巧妙形象的总结了气候变化的规律,是人们从事农耕活动的重要依据,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劳作,休息,为每一个节气赋予了许多特殊的含义。
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这时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。
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,太阳角度最高,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。
因为,接近地表的热量,这时还在继续积蓄,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。
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。
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,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,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。
农民最怕夏至下雨从古至今,对于在农田辛勤耕作的农民们来讲,他们最怕夏至的时候下雷雨民谚称:“夏至有雷,六月旱
夏至逢雨,三伏热。
”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,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,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。
所以,在旧时,人们希望在夏至里别打雷、别下雨。
夏至养生小窍门在夏至的时候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,把头朝向南方,脚朝向北方,睡起来会更舒服。
中医认为,夏至时节“腠理疏泄,卫阳不固”。
再加上炎炎夏日,人们睡眠少,食欲差,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,如果夜间睡觉时贪凉,很容易引起夏日感冒。
所以,晚上睡觉时胸腹部要盖好被子
大汗后不要立即冲凉洗澡等。
另外,睡觉时头朝南脚朝北,可使睡眠更加香甜。
此外,还可用小米、花生、大枣、桂圆、核桃仁等熬粥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