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酷暑难当,很多人都喜欢在空调房间里工作或休息,但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容易患上“空调综合症”或“空调病”。
空调病是由于使用空调后,出现鼻塞、咽喉干燥、头昏、打喷嚏、耳鸣、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皮肤发干、关节或肌肉痛等症状。
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干燥的,由于吸入干燥的空气,而呼出的几乎是饱和的湿气,这样,呼吸道的粘膜就会脱水
夏天穿衣较少,裸露的皮肤即使不出汗,也会丢失大量的水分
此外,干燥的空气会使纺织品、地板、塑料、家具的木材等收缩、损坏,释放出有害的甲醛气体,它可通过肺部进入人体内,导致视觉神经和记忆功能下降,出现头晕等症状。
长期处于密闭的环境里,空气不流通,导致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,二氧化碳含量升高,引起头晕、健忘、反应迟钝、食欲下降等症状。
如空调温度较低,衣服单薄,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导致四肢关节疼痛、手脚冰凉麻木
如果室内外温差大,经常进出会感到忽冷忽热,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,从而会引起头痛或易患感冒。
空气干冷容易导致呼吸道防疫功能下降
如空调未定期清洗,易滋生各种病毒、细菌等微生物,当空调开启时,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被空调吹送出来,造成室内空气污染
此外,使用空调时,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臭氧浓度降低,上述因素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,尤其是军团菌感染。
军团菌感染的潜伏期大约是2~12天,发病时常表现为畏寒、发热,肌肉酸痛,干咳或少痰,腹痛、腹泻,胸闷等症状,严重者可引起持续高热,进行性呼吸困难,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此外,密闭的空调房间里因空气不流通,尘埃、粉尘螨等过敏原浓度明显升高,有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。
一般来说,年老体弱、妇女儿童及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易患上空调病,使用空调时需特别注意防范。
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,体质虚弱,心肺功能差,空调房间的低温、干燥、低氧、高二氧化碳、高甲醛的空气,病原微生物的过度生长,这些因素易引起空调病或导致原发病的加重。
既然使用空调有这么多的害处,那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呢?(1)出汗时进空调房,切记先换掉湿衣,擦干汗水
经常开窗换气,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
室温宜在24~28℃左右,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℃
避免空调冷风直对着身上吹
最好在房间里放一盆水以防止空气干燥。
(2)使用空调时,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,床上用品要经常清洗,严禁在室内抽烟
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洗以清除上面的灰尘及细菌,在空调使用期间,最好每周一次清洗过滤网。
(3)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,若长期在空调室内者,应多喝开水,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优质蛋白食物,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。
(4)办公室的空气湿度宜在50%~60%,在卧室睡觉时,空气湿度宜在60%~70%。
一旦患上空调病,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或喝一些绿豆汤来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