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“日求三餐,夜求一宿”。
饮食和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,通过睡眠,可以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,补充能量,整合信息,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。
然而,许多人由于不能得到良好而充足的睡眠,身心健康受到影响,出现头昏、乏力、心悸、气短等症状,甚至伴发忧郁、焦虑,注意力不能集中,致使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。
长期失眠,还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、心脏病、胃肠病、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。
“不觅仙方觅睡方”,成为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现实目标。
一年四季当中,炎热的夏天是人们最难入眠的季节。
夏季天长夜短,人们白天活动的时间延长,夜间睡眠的时间不足
再加上天气闷热,更使人心浮气躁
阳气开泄而不易入阴、蚊虫叮咬、他人干扰等等,都使人难以入静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一般人也感到夏夜难熬,不易入睡
本来睡眠不佳者,更如火上浇油,甚至彻夜不眠。
那么,能不能通过科学的调养,促进入眠,提高睡眠质量,从而安然度过漫长夏夜呢?以下几招,不妨一试!一、适当进补,提高身体素质解热防暑、适当进补是夏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。
失眠的人体质虚弱,在炎热的“三伏”天,体液能量消耗大,更不易入眠,须适当调养,提高身体素质。
可选用以下四类食物:1、益气养阴类,如豆浆、豆腐、木耳等,若配合同类中药西洋参、太子参、黄芪、石斛、黄精等,煎汤代茶服用更佳。
2、祛暑清热类,如绿豆、小米、西瓜、荸荠、鸭梨等,可配合同类中药香薷、藿香、芦根、薄荷、竹叶等泡茶饮用。
3、健脾利湿类,如百合、冬瓜、苦瓜等,可配合同类食物白术、茯苓、淮山药、白扁豆等做药膳食用。
4、生津止渴类,如山楂、柠檬、菠萝、葡萄、杏、梅等,同类中药有生地、麦冬、五味子等,可适当选用。
通过饮食调养,可提高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,打下良好睡眠的基础。
二、合理饮食,改善睡眠质量许多食物可以改善睡眠质量,具有直接的安神催眠作用。
这些食物包括小米、牛奶、豆浆、银耳、芹菜、莲子、百合、黄花鱼、大枣、牡蛎、鹌鹑、龙眼肉、梅子、荔枝、葡萄、苹果、山药等。
可根据自己的喜好,适当选用配餐。
以下是治疗失眠常用的药膳配方。
1、半夏秫米汤:黄小米100克,法半夏25克。
将小米、法半夏淘洗干净,法半夏用纱布松散包裹,同放清水中煮粥,粥成后将半夏捞出即成。
睡前1小时服用,每次1小碗。
本方可和胃安神,适应于失眠、心烦,偏怕冷,胃中不适者。
此方已传承数千年,古人称其有“覆杯而卧”的效果。
现代研究表明,小米含有大量的色氨酸,能刺激机体分泌具有催眠作用的五羟色氨。
晚餐或临睡前煮粥食用,利于安眠。
2、牛奶鸡蛋羹:牛奶1杯约250毫升,鸡蛋1枚。
将牛奶煮沸,打入鸡蛋,搅匀,睡前服用。
中医认为,牛奶性味甘平,具有补虚损、益肺胃、生津润肠的功效,鸡蛋性味甘凉,可滋阴润燥、养心安神。
两者配合,能滋阴宁心安神,特别适应于失眠伴有心慌、烦躁、口干、虚弱者。
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,牛奶和鸡蛋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高营养食品,且牛奶中的色氨酸具有催眠作用,睡前饮用可使人产生疲倦感。
服用本方的温饱感也有助于增强催眠效果,使下半夜睡得香甜。
3、百合红枣汤:红枣30克,百合30克,白糖少许。
将百合浸泡、清洗,与红枣共同煎煮熟烂后加入白糖,每晚临睡前服用。
红枣性味甘平,能养胃健脾,百合甘而微苦,性平,能润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
两者配合,可健脾清热,滋阴安神,特别适应于发热之后,或更年期妇女,出现手脚心热,不能安宁,夏季烦闷心慌,夜眠不安者。
4、桂圆莲子核桃汤:桂圆30克,莲子10克,核桃30克。
加水适量,煮至莲子熟烂,吃桂圆、莲子、核桃,喝汤,睡前服用。
方中桂圆甘性温,有养血安神、补益心脾的功效,莲子性平偏凉,能养心安神,核桃性温,是一种公认的滋养强壮品,能壮肾补脑。
三者合用,能治神经衰弱,失眠、多梦、健忘、腰酸和食欲不振。
5、小米枣仁粥:小米100克,酸枣仁末15克,蜂蜜30克。
用小米煮粥,将熟是,加入酸枣仁末搅匀,煮一沸即成。
食用时加入蜂蜜,日服2次。
本方可补脾润燥,宁心安神。
特别适应于夜眠不宁,伴有食欲不振、大便干结、汗多者。
方中酸枣仁是治疗失眠常用的中药,具有养心、安神、敛汗的功效。
单独用酸枣仁10克,加白糖适量,临睡前用少许温开水冲服,也有一定的助眠效果。
6、葡萄汁饮料:葡萄汁100毫升,睡前饮用。
意大利科学家研究证实,葡萄汁中含有睡眠辅助激素,因而吃葡萄或饮用葡萄汁有助于睡眠。
此外,因过度疲劳而不能入睡的人,可在睡前吃苹果、香蕉,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,能缓解肌肉疲劳,有助于睡眠。
采用食疗的方法治疗失眠,经济方便,且没有毒副反应,是失眠者夏季调养的最佳选择。
三、巧妙饮茶,调整睡眠节律茶具有清利头目、提神醒脑的作用,多数人认为失眠者不宜服用
现代医学也证实,茶叶确能兴奋神经,因而影响睡眠。
失眠者忌茶似乎成了定论。
其实,通过巧妙安排饮茶时间,同时与具有安神宁心作用的保健方相结合,则能起到调整睡眠节律、帮助睡眠康复的作用。
这对于喜欢饮茶而又睡眠不佳的人,无疑是一个福音!失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,那就是晚上辗转反侧、乱事纷纭,似乎思维非常清晰
到了白天则精神疲惫,头昏脑胀
该睡时不能入睡,该醒时头脑不清,令人十分苦恼。
以下的日夜异治法,就是巧妙饮茶、调整睡眠节律的方法之一。
日间饮茶:每天中午以前,取好绿茶15克,开水冲泡,边饮边冲水,直至茶淡。
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,选用红茶、花茶泡服。
注意午后不再饮茶。
夜间饮助眠方:每晚睡前1小时,取炒酸枣仁30克,或柏子仁30克,或上述半夏秫米汤、牛奶鸡蛋羹、百合红枣汤等任选1剂服用。
日间饮茶可提神醒脑,消除疲劳,使人精神振作,思维活跃,工作和学习效率提高
夜间服用助眠方,则可以养心安神,辅助睡眠。
通过这样一张一弛、兴抑结合的调理,有助于睡眠节律的恢复。
需要指出,失眠忌茶一是睡前忌茶,二是忌饮浓茶。
白天适当饮用清香之茶,能清热解暑,清心除烦,对使失眠者的夏季调养应该是有益的!四、睡前浴足,促进血脉畅通睡前浴足、保证睡眠质量,是许多名人雅士的养生法宝。
苏轼早年即有“洗足关门听雨眠”的佳句,老年被贬海南岛,又把“睡前洗脚”列为谪居生活的三大闲适享受之一。
陆游老年诗《泛舟金家》更是写的率真舒畅:“老人不复事农桑,点数鸡豚亦未忘,洗脚上床真一快,稚孙渐长解烧汤”。
齐白石于此更有会心,曾画过一幅山水,画面斜阳满江,茅舍低矮,榆柳萧疏,鱼鹰闲静,在右上角题诗一首:网干酒罢,洗脚上床,休管他门外有斜阳!睡前浴足,能消除疲劳,缓解压力,促进血液循环
四肢血脉畅通,则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,使人产生困倦感,因而有利于入睡。
“头寒足热利于眠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